A+ A-
A+ A-
  叶晚意不忍再看,默默移开了目光。
  晚上,她收拾了东西,让身边侍从把不常用的给义堂和敬老堂送去。
  侍女看见,笑着打趣:“叶小姐和国师大人真是天生一对!”
  “国师大人创立义堂和敬老堂,您就时常捐赠支持,真是善心啊!”
  叶晚意听着这话,心口一刺,没有答话。
  世人常常称赞沈玄烨慈济天下,心怀万民,建立了义堂和敬老堂,让幼有所依,老有所养。
  可这其实是她以沈玄烨的名义开办的。
  不仅是她提出的想法、捐赠的财产,甚至一干庶务也都是她亲力亲为。
  只想给沈玄烨搏一个好名声,改写史书上,他众叛亲离的结局。
  现在她却觉得有些好笑。
  从沈玄烨把她认成沈静和的那刻起,她就知道,沈玄烨根本不在乎名声。
  他只喜欢沈静和。
  叶晚意想着,心头一阵钝痛。
  她攥紧了手,想压下心中那股难受的情绪,就看到隔层里放着的一只锦盒。
  里面是一杆紫竹狼毫笔。
  叶晚意怔了下,想到她刚穿来不久的时候。
  沈玄烨设座讲解佛经佛理,信众们免不了要用毛笔题写注释,她字不好,总是被同座人嘲笑。
  “字写得这么差,可见对佛祖的敬意也没有几分!”
  此话一出,沈玄烨便皱了眉。
  叶晚意也提起了一颗心。
  她知道沈玄烨有多在乎心诚,若是被他怀疑敬仰之心不纯,只怕之后再难与他接触。
  叶晚意立刻涨红了脸想反驳,就听到沈玄烨主动开口维护。
  “敬意在心,不在笔端。”
  说完他冷冷瞥了眼嘲笑她的那人,像是在给她出气。
  那时叶晚意愣住了,就看到他俯身,将自己案头的笔送给了她。
  “笔好了,字才能写得好。”
  当时她万分雀跃,把这支笔当做宝贝,以为沈玄烨是在维护自己。
  可后来,叶晚意才听侯府老人提起,沈静和性子跳脱,从小写字就不好看。
  旁人都笑她,只有沈玄烨护着她,给她买好笔好纸好砚台。
  叶晚意才意识到,原来沈玄烨不是维护自己,只是因为她,想起了沈静和。
  她想到这,心好像刀割一般痛,越看那支笔越觉得刺眼。
  于是她拿着盒子出了门,去了沈玄烨的院子,准备把笔还给他。
  沈玄烨正在佛堂。
  垂眸闭目,捻珠诵经。
  雪白的衣袍和萦绕的檀香衬得他沉默静谧,仿佛一座肉身神佛。
  叶晚意顿住脚步,看着他清俊的脸庞,想到自己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。
  当时沈玄烨就是这样,跪坐佛前闭目诵经。
  晦明的佛堂中,只有殿前一盏长明灯幽幽闪烁,跳跃的烛火映照着他的侧脸。
  那时沈玄烨不知念到什么,睫毛轻颤片刻,缓缓睁开了眼。
  那双凌冽的眼眸中没有冷漠,只有悲悯柔情。
  那时她以为,沈玄烨是在为天下百姓忧心。
  后来才知道,那盏长明灯是他为沈静和供的。
  只为祈求她随夫君去边境后能平安顺遂,早日归来。
  而此刻,叶晚意发现佛前又供上了一盏长明灯。
  样子看着与祈愿沈静和平安的灯极为不同,好像是一盏……忏悔灯。
  叶晚意蹙眉,下意识走近,就看到灯下压着一张纸,写着“六月十九日”。
  正是他与自己一夜缠绵的那天。
  叶晚意的心顿时一沉,好像被塞了一团湿水的棉花。
  原来,她以为缠绵悱恻的那夜,在沈玄烨看来,是需要忏悔的罪孽……
  沈玄烨诵完一遍经文,睁眼看见叶晚意,神情如常地开口:“什么事?”
  叶晚意只能压下心间酸涩,将笔递了回去。
  “收拾东西看到之前你送我的笔,想着还给你。”
  沈玄烨扫了一眼,才接了过来。
  叶晚意却没错过他细微的停顿,和眸中一闪而过的疑惑。
  他应该已经不记得这是什么时候送的了吧。
  那段回忆,只有她自己在意……
  叶晚意攥紧手压下心中酸涩,正要离开。
  沈玄烨叫住了她:“明日来书房找我,有事相商。”
  她犹豫了一下,点了点头。
  第二天一早,叶晚意就去了书房。
  院中寂静,好似无人。
  书房门半掩,却没人守着,叶晚意觉得有些奇怪。
  正想推门而入时,却愣住了。
  透过门缝,她看到沈静和坐在沈玄烨腿上。
  手里拿着她还回去的那根紫竹笔,在沈玄烨赤裸的胸膛上划过。
  沈玄烨一双漆黑的眼眸中翻涌着蓬勃的欲望,手却环着沈静和的腰防止她掉下去。
  他只难耐地咽了咽口水,说:“静和乖,哥哥还有事和叶晚意说,你……”
  话没说完,沈静和就摇了摇头。
  笔沾朱砂,扫过喉结,在他颈上写下了一个“沈”字。
  “当年我出嫁,哥哥才昄依佛门带发修行。”
  “现在我回来了,你想做什么都可以……”
  话音刚落,叶晚意看到沈玄烨眼眸更深,仿佛深处燃起业火。
  而自己的心也轰然一声,碎成了渣滓,再说不出话来。
全文阅读>>
  1. 上一章
  2. 目录
  3. 下一章